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鉴于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法制意识淡薄、认知能力较弱等特点骗取老年人钱财。针对各种层出不穷诈骗套路,号召全社会关注并预防老年人金融诈骗,切实提高老年人的金融安全防护意识,提升社区综合治理效能,号召全社会形成关爱老年人、善待老年人、服务老年人的社会新风尚,为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人文学院“小红帽”暑期社会实践团在6月18-20日以“贯彻落实二十大,助老防骗树新风”为主题,走进武进区净慧养老院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暑期实践团队来到净慧养老院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反诈骗,增强爷爷奶奶们的反诈骗意识,守住咱们的“钱袋子。”实践团队长陈亚芳在宣讲前给老人们积极宣传反诈骗理念。在普法宣传讲解过程中,实践团队围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文件,对老年人日常容易遇到的电信诈骗、保健品诈骗以及非法集资诈骗等方面问题,采取“以案说法+视频”形式,为老年人解密各种骗局。提示老年人:一不要贪图便宜。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二要提高法治意识。熟悉当前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自我法律意识,不要贪图各种“小便宜”;三要端正保健理念。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四要时刻保持警戒心理。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避免上当受骗;五要警惕“各种宣传讲座”。不参加所谓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讲座等活动,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
在开展宣传活动之前,实践队队员广泛准确地搜集关于养老诈骗相关案件信息并召开多次会议讨论。据此,实践团队总结分析诸如“预付费”骗局、“保健品”骗局、“投资理财”骗局、“中奖”骗局、“温情”骗局、冒充公检法骗局等多种类型的诈骗手段。同时,总结应对策略如下:老年人非必要不泄露个人信息;应当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不贪图便宜,如身体健康问题,建议去正规医院就诊和正规药店购买药品等。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净慧养老院的老人们及工作人员均对实践团队的宣传活动表示认可,也希望后期实践团队能开展更多的普法知识进养老机构、进老年社区等场所。只有持续加强普法宣传,才能不断筑牢养老诈骗“防护网”,帮助更多的老年人有效识骗、防骗,守好“钱袋子”,切实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为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文:赵新 图:“小红帽”暑期社会实践团 审核:韩兰娟
1宣传活动现场
2反诈骗宣传实践团队